“可是……我怕母亲并不会同意,还反倒怪我,觉得是我怂恿你。”宋胭说。魏祁深深看她一眼,伸出手来将她手握住,温声道:“不会的。”不知是不是因为……这不是他在床上说的,她莫名就信了他的话。“去睡吧。”他又道。宋胭点点头,放下了账册,又和他说:“你也早点睡。”魏祁“嗯”了一声。等到夜深,他忙完了,回到床边,见她正侧身睡得安详。他坐到床边,久久看着她睡着的容颜,想着她刚才说那句话的犹豫与谨慎。她是真的害怕母亲,也是真的不相信他。他躺下来,到她身旁,轻轻将她揽住。“不必担心,我一定办到。”他在心里说。翌日一早,魏祁去了宜安院。张氏起了身,还没用早饭,魏祁进去请过安,张氏看着他问:“你媳妇好些了没?胎象稳了吧?晨昏定省倒是无所谓,既是休息,便要好好养好身体。”言语中,不知是不是有对儿媳不来请安的不满。魏祁回答:“并不太好,昨日开始吐得厉害,也吃不下东西。”张氏懒懒靠在榻上:“这倒寻常,我当年怀你时还好,怀枫儿时便吐得厉害,两个月就没好好吃过一顿饭。”“女子孕育,总是不易。”魏祁说,“但如今她还料理着府上的事,昨夜熬夜看账本,到时亏空身体,怕对胎儿不利。”张氏听这话也微微犯愁:“你二婶那里,也还有两个月才生呢,这生了至少月子里得休息吧?”“正是,儿子前来,便是想问问母亲,如今东院也就您能主事,不知是否能代理这公中事务,待二婶或是胭胭临盆了,也就好了。”魏祁说。张氏脱口而出的反对:“我怎么行,我这身子你又不是不知道。”魏祁道:“我也是如此担心,那母亲看呢,还能怎样安排?”这话将张氏问住了。她知道,她那二弟媳是不可能的,这一胎算是晚来子,还给二房带来了爵位,人家宝贝得要命,绝不可能再搭理公中事。二弟媳家的媳妇就更不可能了,是个没脑子的。算来算去,竟没人。犹豫很久,她道:“你媳妇很严重么?其实害喜这事,那阵劲头过去,吐一吐也就好了,只是操些心,又没有重活,倒也没事。”说完看一眼身旁的赵妈妈:“不行的话,可以让赵妈妈去帮帮她嘛。”“儿子已过而立,再无子嗣,外边都要说闲话了,此事万不可马虎。”魏祁说。张氏听出他话里的意思,有些不高兴:“说来说去,你就是想要我拖着病身来操持这家事。”
魏祁立刻道:“母亲言重了,儿子只是问母亲的意思,若母亲不愿意,我回头去请示祖父,看他是否能安排三婶过来料理。”张氏抿抿唇,欲言又止。那怎么可能呢,冯氏性子温吞,一个西院她就管不来,遇到大事还得从这边请人过去,让她来料理人更多、事更杂的东院算是见鬼了,她能把条理都弄乱了。所以国公爷是肯定不能同意的,他一定会开口让自己来打理,最初二太太没立起来时,这府上便是她在料理,那时国公爷还夸过她能干。到这儿她便意识到,魏祁说去找国公爷分明不是去请示,而是请国公爷来命令。毕竟儿子没办法安排做母亲的,公公却是可以的。张氏心中顿时大怒,变了脸色道:“你这是在威胁我了?就她金贵,给你灌了什么迷魂汤,来这里逼你亲生母亲!”张氏一急,说出了心里话。以往她都不会当着儿子的面数落儿媳的。魏祁看她一眼,心里叹息:没想到还真被宋胭猜中了。他平静道:“儿子没这个意思,母亲多想了。”说得没一点诚意,语气平平的,大有一种“随你怎么想”的意思。张氏很不高兴,黑着脸,打发他走:“行了,你衙门里还有事你先去忙吧,这事我再想想。”“是,儿子先告退。”魏祁离了宜安院,没直接出门,而是去景和堂唤来了黄嬷嬷,同她道:“大太太身边的赵妈妈,是死了独子,只有个小孙子吧?”黄嬷嬷点头:“正是呢,才十岁,怪可怜的,也好在还有这么个孙子。”魏祁说:“那日我似乎看见了,还还没亮,赵妈妈牵他快步走着,那孩子一边咬着饼,一边背着书袋往东街跑。”黄嬷嬷回:“是,她那孙儿在东街的勤学院念书,那先生虽只是个秀才,但胜在束脩便宜。”魏祁道:“毕竟是母亲身边的陪嫁妈妈,不能与旁人一般对待,你去同她说一声,到了明年,国公府族塾里好几个人要升去书院念书,会空出名额来,若她孙儿品行好,到时给先生见过,就送到族塾里念书,免了束脩,我到时交待下去,这样上学也近一些。”黄嬷嬷一怔,连忙道:“好,好,回头我就去和她说,她一定高兴,大爷当真是体恤咱们这些老人。”魏祁:“此事算是为母亲开了特例,嬷嬷先别声张,只让赵妈妈知道便好。”“诶,好好,我知道了。”黄嬷嬷连忙应下。国公府的族塾,那学生和老师岂是外面私塾里能比的?这里的老师最差也是退仕的举人,学生也都是族里的主子,到时混熟了,怎么都有好处。赵妈妈听了这消息自然高兴,黄嬷嬷也乐意带这么个好消息去。到下午,算着大太太午休了,黄嬷嬷就将消息带了过去,赵妈妈一听,喜不自胜,连声道谢,又说要找机会亲自给大爷道谢,黄嬷嬷便提醒,也不可高兴得太早,大爷说了,要品行好,要先生见过了点头,也就是说并不是铁板钉钉的事。赵妈妈一琢磨,便想到了一早大爷和大太太的争执。大爷走后,太太还和她抱怨了老半天,说大爷不体谅她这做母亲的。原来如此……大爷的意思是要她来帮忙劝太太,若事成,她孙子便能上国公府族塾里念书。束脩能免,上学近,先生好,同窗都出身好,但凡日后能中个秀才,这辈子便不用愁了。赵妈妈几乎不用考虑就决定替大爷去劝太太。等张氏午睡起来,想起一早的事,便又不高兴,话里话外埋怨起来,说这儿媳不声不响,越来越放肆,完全不将婆婆放在眼里了。赵妈妈知道她的心结,劝道:“依我看,她倒没那个胆,多半还是大爷太心疼这未出世的小哥儿。大爷都说他是年过而立了,谁到了这年纪不盼个孩子?奶奶上次又昏倒了,可再不能出差错。”张氏恨声道:“他心疼,凭什么来安排我?